
谢文彪:生于1980年3月,博士研究生学历,智能电网与电子工程系教师。2003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,2006年5月毕业于中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,2006年7月入职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,2013年至2019年在中南大学全日制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。
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包括863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,在《Applied Soft Computing》、《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》、《电子学报》、《控制与决策》和《电子与信息学报》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。现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主讲《信息论与编码工程》、《视觉信息处理》、《面向异构处理器的信号处理》和负责《视觉信息处理课程设计》等实践环节。指导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各2项,指导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4篇,发表教改论文4篇,以第一完成人的《电子技术基础》网络课程获湖南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。现在主要从事信息论、视觉信号处理相关的AI前沿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。
主要著作和成果:
【1】康松林, 费洪晓, 夏媛, 谢文彪.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[J]. 电脑与信息技术, 2004, 12(6): 1-3.
【2】费洪晓, 康松林, 朱小娟, 谢文彪. 基于词频统计的中文分词的研究[J]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05, 41(7): 67-68.
【3】费洪晓, 谢文彪, 郭球辉等. 协议分析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2006 (3).
【4】费洪晓, 巩艳玲, 谢文彪等. 基于混合学习策略的多Agent信息过滤系统[J]. 计算机应用, 2006, 26(2): 267-269.
【5】费洪晓, 裘方敏, 康松林, 谢文彪. 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中管理代理的设计与实现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2006, 15(12): 10-13.
【6】费洪晓, 郭球辉, 刘勇, 谢文彪等. 基于栈结构的支持度计算及其应用[J]. 计算机工程, 2006, 32(16): 60-62.
【7】费洪晓, 黄勤径, 谢文彪等.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2007, 16(6): 39-42.
【8】费洪晓, 肖新华, 谢文彪等. 入侵检测系统攻击特征库的设计与实现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2007, 16(2): 116-119.
【9】费洪晓, 倪敏, 谢文彪等. 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通信机制设计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2007, 5.
【10】戴臻, 费洪晓, 李俊, 谢文彪等. 基于特定模式树的用户行为关联规则挖掘算法[J]. 计算机系统应用, 16(5): 56-59.
【11】Wen-biao X, Xiao-hua W, Zhe-zhao Z, et al. EM algorithm based MDL application to estimate the mixture model clustering parameters[C]//2008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. IEEE, 2008: 1637-1640.
【12】曾喆昭, 文卉, 谢文彪.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频谱分析方法[J].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, 2009, 31(3): 60-61.
【13】谢文彪, 樊绍胜, 费洪晓等. 基于互信息梯度优化计算的信息判别特征提取[J]. 电子与信息学报, 2009, 31(12): 2975-2979.
【14】谢文彪, 樊绍胜, 樊晓平. 一种可最优化计算特征规模的互信息特征提取[J]. 控制与决策, 2009, 24(12): 1810-1815.
【15】谢文彪, 樊绍胜.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“电子技术基础”网络课程[J].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, 2009, 31(B11): 144-146.
【16】樊绍胜, 谢文彪.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[J].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, 2009, 31(B11): 199-201.
【17】杨安平, 谢文彪.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[J].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, 2009, 31(B11): 155-156.
【18】小功率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,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,2009.9-2011.6(指导老师:樊绍胜,谢文彪)
【19】太阳能电动车行程参数监测仪的研制,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,2010.10-2012.6(指导老师:谢文彪,樊绍胜)
【20】徐小来, 雷英杰, 谢文彪. 基于UKF的自组织直觉模糊神经网络[J]. 电子学报, 2010, 38(3): 638-645.
【21】王睿, 杨安平, 谢文彪. 基于改进2DPCA的快速交通标志识别法[J]. 工业控制计算机, 2012, 25(10): 78-79.
【22】陈伏清, 曾立志, 杨安平, 陈瑾, 樊绍胜等. 金融IC卡互联网安全支付平台.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奖(成登字第:9430-0101-Y2015069,排名11)
【23】Xi Y, Peng H, Qin Y, Xie W, et al. Bayesian analysis of heavy-tailed market microstructur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ock markets[J].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, 2015, 117: 141-153.
【24】Zhou F, Peng H, Qin Y, Xie W, et al. RBF-ARX model-based MPC strategies with application to a water tank system[J].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, 2015, 34: 97-116.
【25】Qin Y, Peng H, Xi Y, Xie W, et al. An adaptive modeling and asset allocation approach to financial markets based on discrete microstructure model[J]. Applied Soft Computing, 2016, 43: 390-405.
【26】Yapeng S, Hui P, Wenbiao X. A fast and efficient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ethod for market microstructure model[J].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, 2021, 2021(1): 5523468.